安徽阜阳市颍州区跟踪拍摄多个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对当地艾滋孤儿的生活做了详实深入记录完成的。楠楠、黄家三姐妹等因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的生活,家庭的贫穷与无力,亲情的冷漠与无奈,周围人的歧视与无知,自己的恐惧与无助。
颍州的孩子(2006) 导演杨紫烨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美国 语言: 英语、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6年6月14日 集数: 1 片长: 39分钟 又名: The Blood of Yingzhou District 获奖: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 高俊的父母因艾滋病去世,惟一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又相继“离开”,叔叔因怕别人的歧视而不愿收养他,最后在阜阳市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的帮助下走入艾滋家庭,在那里开始了他短暂而快乐的儿童生活,而随着艾滋病毒的恶化,又不得不让他再一次离开。楠楠、黄家三姐妹等因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的生活,家庭的贫穷与无力,亲情的冷漠与无奈,周围人的歧视与无知,自己的恐惧与无助。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他们渐渐走出艾滋病魔的阴影,快乐、自信而坚强的生活。 该片是预防艾滋病宣传制作项目(CAMP)团队耗时一年,深入安徽阜阳市颍州区跟踪拍摄多个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对当地艾滋孤儿的生活做了详实深入记录完成的。该片的导演杨紫烨曾多次与国家卫生部合作策划制作艾滋病相关公益广告。杨紫烨花了一年时间在美国争取到拍摄资金,但拍摄的过程全部由中国的组织帮助她,整个拍摄班底都是中国人。该片于2004年2月到正式开拍,耗资约20万美元。 作品评价: 相比起另外一部记录人类如何直面艾滋病的作品《好死不如赖活着》,《颍州的孩子》的叙事视角相对全知,它虽然同样以一个人物——艾滋患者小高俊展开,但影片向人们叙述的视角是360度的。在这里人物是立体的,事件是多重结合的。在传达患者所受歧视的同时,拯救行动成为了影片主题。不仅如此,《颍州的孩子》中有“防艾”宣传活动、学校对这些家庭孩子的关爱、国际“防艾”组织的健康检查等。通过对不同人物、家庭的所见、所闻、所行等场景的动态转换,推动了剧情,拓宽了时空,使全知的视角服务于一条主线——救助艾滋患者。(《当代电视》韩燕君评) 网友短评: 这个周末,本来我是挺开心的,自己看了个好电影,老婆也去巴黎旅游了,但就在我准备睡觉的时候,莫名的打开了一个片子,《颍州的孩子The Blood of Yingzhou District》,其实这个片子很短,只有39分钟,但是不仅于2006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Silverdocs纪录电影节获得全球公共卫生类最佳纪录片奖,也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我刚刚看完,心里也有一些话要说,其实讲话和言说是人类存在方式的一种,特别是,你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和其他人们有点责任的前提下。但是我现在不知道具体要说什么。我也知道并没多少人可以看到我这篇博客日记,只是,我应当为自己的良心和感动记录下来一切。 这个片子是记录片,真实,冲击力很强,其实很简单的主题,在一些村庄里,因为父母得了AIDS而病死遗留的孤儿的故事,这些孤儿有的自己也得上了AIDS。其实无论如何用文字都无法表达视觉的冲击力。那种家徒四壁,那种骨肉分离,那种孤立无援,真的没办法去言表什么,真的,我觉得好脆弱啊,什么脆弱?生命是这样的,一切一切都是这样的。在那些天真纯洁的孤儿面前,我们能说什么呢?谴责卖血的短视,还是说些没任何帮助的安慰的话?谁让他们走到今天的这一步?谁为这些悲痛凄惨而买单?有没有具体的原因和应当负责的人? 和生命一样,一切都没有答案。如果自诩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话,对他们,对那些孤儿们说什么呢?生命的意义?行为的伦理?还是那一种种社会理论,道德体系,或者法学精神?都是BULLSHIT,在生命的面前,我们彼此一样的高贵,金钱可能有差距,但是无论如何,让我们保持一种生命的尊严和完好。其实我们已经错失很多了,因为我们的残酷冷漠或者别的什么,能不 能让我们别失去更多?你能想象在那些AIDS盛行的农村,那是一种什么场景吗?真的没办法了吗…… 上帝存在吗?如果上帝真的存在,我们是否永远也得不到救赎?可是上帝如果不存在,又让我们把自己的灵魂寄托给谁呢?愿他的国早点降临人间…… 谢谢这个导演,杨紫烨 Ruby Yang女士。谢谢所有那些关心帮助AIDS孤儿的人们。最后,还是再次把这个片子的下载地址放上来,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些,让我们的灵魂也更纯净一些……
百度网盘: 颍州的孩子.rmvb 提取码:VIP可见
电驴:
字幕文件:
颍州的孩子.rar
(7.32 KB, 下载次数: 6)
|